中国A片

多起学生行动对争议导师说“不”

网络舆论帮助约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教授

十二月 8, 2020
Source: Getty

近日,一系列由学生主导的、针对有争议导师的反对行动获得胜利,显示出他们打破盲目导师崇拜的努力。

在11月下旬,一封长达123页的举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张裕卿的材料在网上传播开来。这份包含截图证据以及个人陈述的举报信由该教授的前研究生吕翔撰写,并促使该学院在初步调查后迅速作出解聘决定。

根据这封,在2011年至2020年期间,至少50篇有张教授署名的同行评议论文,以及由其指导的多达40篇硕士论文涉及剽窃和捏造数据。

吕翔于2016年退学,等待几年直到同学与校友全部毕业后,他才公布这封举报信。

该学院官网在一份中称,“张裕卿教授承认其本人有学术不端行为”,并表示其他相关问题正在进一步调查。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期刊与年鉴管理处处长刘普表示:“如此恶劣的学术不端行为持续了这么长时间而没被察觉,确实令人震惊。”

他告诉泰晤士高等教育:“这封举报信严谨的结构和写作方式可以说是破了学术不端举报信的记录,这是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部分原因。”

在天大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后不久,武汉理工大学宣布该校教师王攀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不予通过。在一位名叫陶崇园的研究生自杀身亡后,他于两年前被停职。当时的后续调查指出,王攀在指导学生升学就业过程中“方式方法欠妥”。

11月20 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的教师名单公示,王攀也在该名单上。之后,该校学生联合教职工发起了在线联署,并吸引了近28000个签名,请求大学以“同理心与社会责任心”行事,并呼吁“永久禁止”王攀教师的招研资格。

该大学随后表示,在“收到异议”后,王攀教师的研究生招生资格不予通过。

“公众舆论监督发挥了作用,倒逼校方较快查处。”刘普先生说:“但是,还需要更多努力来建立长效机制,包括完善第叁方独立调查委员会的作用、在必要时加强学术不端惩处的力度等。”

中国教育部于上个月发布了,要求导师“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据报道,这份行为准则此前的一版草案曾要求导师不得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这反映的是传统的导师崇拜是许多学生实际上承担与学业无关事务的原因之一。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汤景泰教授表示,这两起事件都体现出“中国年轻一代的能力和维权意识增强”,需要“改变传统中一些形式主义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诉求反映渠道与权益维护机制”。

karen.liu@timeshighereducation.com

后记

Print headline: Student activist victories challenge China’s cult of the supervisor

请先注册再继续

为何要注册?

  • 注册是免费的,而且十分便捷
  • 注册成功后,您每月可免费阅读3篇文章
  • 订阅我们的邮件
注册
Please 登录 or 注册 to read this article.

相关文章

ADVERTISEMENT